热门文章
全面解析农业众筹模式
发布时间:2016-04-11 分类:新金融百科
农业众筹这个概念最初是从美国引进过来的,比如具有代表性的Fquare和Agfunder。简单地说,就是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颠覆传统的农业生产流程,缩短农产品流通链,让消费者参与到农耕生产中,以销定量,进而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。
国内比较早的农业众筹是“大家种”,但之前在综合性的众筹平台上已有零星的农业众筹项目发起。“大家种”的定位可以总结为F2F,既Family to Farm,家庭到农场。
从农业众筹模式来说,可以分为平台型、消费型和权益型三大类。如Agfunder 就是平台型;如本来生活与众筹网联合推出的尝鲜众筹,以及大家种推出的大连来宝现代农业的生态蓝莓等项目,属于消费型;如Fquare 或“耕地宝”因为涉及到股权或土地产权,则属于权益型。
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,独特的食品安全环境,以及种种融入到中国人骨子里的饮食文化,都是农业众筹前景的背书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农业产业链繁杂冗长。
从土地端来说,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,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,形成所有权、承包权、经营权三权分置,经营权流转的格局。顶层设计出炉,将为土地流转大规模铺开创造条件。随着土地流转的普及,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家庭农场,参与到生态农业和生态产品的生产经营当中。
从种植及田间管理环节来说,农产品生产较为脆弱,受基础设施水平、自然灾害、病虫害等影响较大,收成很难预测,且农产品种类繁多,每一个产品都有独特的管理属性,团队和管理模式很难跨品类复制。
从仓储环节来说,农产品多不耐保存,且不同产品的要求不同的储存环境,投资大、利用率不足。
从物流环节来说,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在国内方兴未艾,以供应端来说,多为个体经营,成本高而且冷链物流的效率难以保障。
总体来说,农业是大投资、长周期、高风险的行业。因此,农业众筹的发展也必然经历漫长、艰苦的市场教育阶段。农业众筹系统的模式仅能针对小部分高端用户,农产品具有生产周期较长、客单价较低、保值期短、产品滞后性强等特性,此外,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种植户还需承受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。对于平台型的农业众筹项目,其互联网属性更为浓重,不再赘述。而对于“消费型”农业众筹项目来说,有类电商属性,操作模式可在模仿中改进,但要敢于对某些产品说不。尤其要重视“可追溯体系”建设,以加强“食品安全”的品质背书。而且,根据农场属性的不同,可以衍生其他利润点,如农业观光、休闲采摘等。抑或是服务CSA农场,共建或共享宅配网络。
权益型的农业众筹,笔者认为是前景最为广阔的细分市场。其实Fquare 已经提供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方向。中国有巨额的外汇储备要投向海外,有庞大人群有海外置业或移民的需求,有高净值人群有海外高端农产品的消费需求,如果能打通中国消费者与海外农业之间的阻隔,必可创造一片蓝海市场。